發布時間:2022-09-05 13:17:52 瀏覽次數:1473次
湖北日報訊(竹溪融媒記者郭軍、通訊員蘇方婉)6月6日,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該市非遺與旅游融合十大案例,竹溪桃花島夯土小鎮非遺特色街區榜上有名。
竹溪縣地處鄂陜渝三省交界處,是多種文化的匯集地和融合點,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和文化特色,文化底蘊深厚,人文資源豐富,素有“秦巴民俗寶庫”之美譽。竹溪桃花島夯土小鎮充分挖掘夯土文化、桃文化、茶文化、隱逸文化等文化元素,引進建設了中國第二個老爺車博物館,投資興建油磨坊博物館;剪紙、漆藝、泥塑、根雕等非遺工藝大師及地方特色美食進駐,既傳承民間優秀文化,又豐富景區文化內涵。小鎮內現已培植和發展有夯土技藝、竹溪山二黃、竹溪蒸盆、向壩民歌、竹溪毛家窯陶藝、竹溪刺繡、古法榨油、川劇變臉、中國烙畫、石泉柚子茶、緙絲技藝等20余種非遺項目,竹溪山二黃、向壩民歌、川劇變臉等非遺文創作品吸引不少游客駐足,竹溪毛家窯陶藝、古法榨油、竹溪刺繡等非遺體驗項目游客熱情參與,樂在其中。整個夯土小鎮涉及的非遺品類豐富,層級寬廣,數量眾多,成為非遺項目扎堆抱團發展的非遺小鎮。
同時,竹溪桃花島夯土小鎮積極探索“非遺+”模式,促進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。借助“竹溪蒸盆”這一省級非遺項目,夯土小鎮在飲食文化上做足文章,創新推出“竹溪蒸盆+”模式,整理出20多種套菜,豐盛的蒸盆宴已經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寶。去年圍繞蒸盆營業額近100萬元。圍繞傳統節日,組織特色非遺活動,讓更多有歷史積淀的非遺項目、傳統工藝、老手藝走進大眾視野。通過一系列的精彩主題演出和傳統特色活動,將節日的儀式感“拉滿”,以節日為依托再現傳統習俗情景,舞龍舟、玩花燈、寫春聯、打腰鼓、踩高蹺、包粽子等應接不暇。定期舉辦山二黃露天表演、向壩民歌水上清唱、竹溪刺繡現場展示、古法榨油現場操作等非遺體驗活動,吸引游客參與體驗。
上一條:“歡歡喜喜過大年”非遺民俗進景區